南京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以城市地铁郊区段为例探究南京郊区城市发展状况
一、实践背景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拥有着数量众多,纵横交错的多条地铁线路。截至2024年,已建成通车的就有13条之多。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城区与郊区,将南京市连成了偌大的一个整体,也便捷了群众出行,更是作为一种绿色低碳交通方式,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为了研究地铁线路郊区段周围的城市建设状况,我社会实践团在几天时间内行经数十公里,对南京地铁1,2,3,4,5,s9号线的部分郊区段展开社会调研。
图片来源:南京地铁线路图,2024最新南京地铁线路图,南京地铁地图-南京本地宝 (bendibao.com),该地图未包含南京地铁五号线
二、地铁线路沿线情况
地铁一号线
此次我们走经地铁一号线北延段从迈皋桥站始,到八卦洲大桥南站止。这是南京最新兴投入运营的一段地铁线路,于2024年7月23日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1. 迈皋桥站
顾名思义,南京地铁一号线堪称南京轨道交通的长子。迈皋桥站作为这条线路上的一个终点站,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
住宅区:作为历史悠久的交通枢纽,迈皋桥站周边的建筑显然带有岁月的痕迹。紧邻车站的老式住宅楼与稍远处的新建高层住宅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大多是在2010年代逐步建成的。
商业区:迈皋桥站周边的商业设施也颇为完善,包括肯德基、麦当劳在内的快餐连锁店应有尽有。不远处便是万谷慧生活广场,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算是一座功能齐全的中型商场。不过,这一带的排污系统不尽如人意,在夏季高温天气下,人行道时常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城市建设:(迈皋桥站出站口附近被划定为共享单车的禁停区域)与地铁站隔街相望的路口以及麦当劳门前,总是可以看到大量共享单车聚集。街道建设较早,道路上前后修建的沥青补丁繁多。
人流量:该地区的日常人流量属于中等水平,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车站内外熙熙攘攘,充满了忙碌的脚步声。
2.晓庄站
沿着和燕路向北是北延线上的晓庄站,是地铁一号线和七号线的换乘站
住宅区:和燕路上正在大兴土木。该区域作为红山新城的一部分,正在进行城市更新和新住宅项目的开发。街两边看得见建筑年份较早的低层建筑,可能建于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街边门面房零零散散的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服务。
新兴建设的高层住宅和大片的建筑工地彰显着“红山新城”的旺盛活力。
商业区:在地铁站周围有晓庄彩虹广场,为这里带来了现代化的体验。
共享单车 路两旁的共享单车数量不多,大多集中在地铁站附近。可能是因为高速路沿线没有太多吸引人流量的设施。这里南京市设置的共享单车还是有不少的。、
基础设施建设:从此站一直到燕子矶站都是在和燕快速路沿线,这是直达南京燕子矶过江通道的快速路,道路崭新平坦,绿化整齐。
图:和燕快速路旁的南京市共享单车
图:和燕快速路旁的低层建筑
图:和燕快速路旁的建筑工地和建设中的高层楼房
图:晓庄国际广场,图片来源:晓庄国际广场_百度百科 (baidu.com)
3.吉祥庵
沿着和燕快速路继续北行,不久便抵达了一号线的吉祥庵站。这里不仅是交通的枢纽,更是文化教育的汇集点。
文教区:吉祥庵站周围的文化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多所知名学府汇聚于此,如晓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幕府山庄小学以及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燕子矶校区等。这些学校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为这一地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每当清晨或傍晚时分,校园内书声琅琅,学生们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学习生活画卷。
4.燕子矶
燕子矶站位于燕子矶景区以南,地铁在这里由北转向东,继续它的旅程。不远处,燕子矶过江隧道连接着两岸,成为穿越长江的重要通道。
文教区:燕子矶站附近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燕子矶中学,它不仅是南京市四星级高中之一,还采用了“一校两址”的办学模式。其中此处的晓庄校区虽然外观略显陈旧,但因其三面环山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紧邻南京幕燕滨江风光带的优势,校园环境格外优美宁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商业区:尽管和燕快速路附近缺乏大型商业中心,但在沿街处却可以看到一些小型商铺,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住宅区:和燕快速路两侧的住宅区呈现出新旧交织的景象,既有新建的高档小区,也有老式居民楼,彼此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图:燕子矶初级中学
图:燕子矶中学,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5.笆斗山
继续向东行进约两公里,我们来到了笆斗山站。这里的城市面貌显得更为现代化,充满了新生的气息。
住宅区与商业区:笆斗山站周边是红山新城的一部分,新建的广场和光鲜亮丽的综合体展现了这一地区的勃勃生机。尽管街道上的人流量不算太大,但不时可见的共享单车提示着这里仍有稳定的居民活动。装修的声音此起彼伏,显示出这片新兴区域正在不断发展之中。
市政建设:双向二车道,绿化带整齐修建。但是路面不知道为什么已经开裂了。可能是建设和装修过程中受过一些损伤。地铁站周围停放着较多的非机动车,说明此地人流量也是不小。
靠近笆斗山站的地方似乎逐渐过渡到了风景区,绿树成荫,建筑物变得稀疏起来,是一块建设进度尚未触及的自然区块八卦洲大桥,又名南京长江二桥,作为一条重要的过江通道,对南京市民来说意义非凡。
从笆斗山到八卦洲大桥南的道路目前尚未完全开通,仍处于施工状态。沿途可见到几处建筑工地,以及尚未被开发的自然地带。二桥公园距离地铁站不远,是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地铁站建在一处小山丘的顶部,距离最近的住宅区还有一些距离,这可能是在考虑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为将来可能建设的设施预留空间。。
图:燕子矶和笆斗山站之间的宝能金融中心和新建住宅
图:道路景观
图:笆斗山地铁站
6.八卦洲大桥南
八卦洲大桥,又名南京长江二桥,作为一条重要的过江通道,对南京市民来说意义非凡。
市政建设:从笆斗山到八卦洲大桥南的道路目前尚未完全开通,仍处于施工状态。沿途可见到几处建筑工地,以及尚未被开发的自然地带。二桥公园距离地铁站不远,是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地铁站建在一处小山丘的顶部,距离最近的住宅区还有一些距离,这可能是在考虑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为将来可能建设的设施预留空间。
住宅区和商业区:最近的住宅区距离地铁站还有些距离。稍远处有着几个高层住宅的小区。新建的商业区略显冷清。道路两旁的小饭店即使是在中午也见不到许多的顾客和外卖员。
图:八卦洲大桥南站。停靠的非机动车数量显著少于上一站
图:八卦洲大桥南站附近的商业街道
图:附近的高层住宅区
总结
地铁一号线北延段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新兴红山新城、燕子矶新城居民的出行。这里市政设施建设完备,城市建设进展迅速,展现出强烈的现代感,无疑将成为南京未来的一个重要新兴住宅区。按照本地人的说法,由于地铁的开通和过江通道的建设,这里是在江北工作的南京人的新兴居住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一区域将变得更加繁华,成为居住与工作的理想之地。
地铁三号线
地铁三号线是南京的第二条过江地铁线路。有趣的是,这路地铁两端都有着东南大学的身影:北端过江后有东南大学的成贤校区,而南部终点站的前面就是东南大学的九龙湖校区。
1.九龙湖
九龙湖站位于南京江宁区境内。这里河网密布,有着几片湖区。
科创产业园:九龙湖站处于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北面,有着大量的科技园区。北面有着百家湖科技产业园、秣陵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园。
商业区 :产业园的南侧,沿清水亭东路、东边的殷富商业街分布着较多的商铺,大多为沿街小店。
住宅区:九龙湖站附近既有现代化的产业园和企业大楼,也有着较为老旧的城中村。
城市建设:江宁区街道建设完善,道路平旷看不见沥青的补丁。零零散散出现的共享单车也体现出人员流动。
图:九龙湖周边的临街商铺
图:城中村
2.诚信大道
诚信大道站坐落在九龙湖站的东南方向。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完善的社区配套设施。
住宅区与商业区:诚信大道站周边的住宅区与九龙湖站相近,同样结合了新建的高层住宅与传统的城中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乡结合部风貌。在街区的转角处,可以看到几处商业建筑,例如汇金九龙商业街、农贸市场及九龙湖商业中心等,它们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日常所需的购物和休闲场所。
风景区:沿着湖边的风景区,一片郁郁葱葱的植被映入眼帘,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湖面上设有观光走廊,游客们可以漫步其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市政建设:这里的道路建设得比较新,自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人行道存在几百米的断头路段,给行人带来不便。此外,诚信大道两侧的共享单车数量并不多。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共享单车并非南京市常见的橙色单车,而是江宁区特有的绿色单车。
科教区:除了东南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之外,诚信大道站附近还有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这所学校作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不仅为当地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整个区域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生活力。学校外观打理得很好,见不到破旧的地方,显得朝气蓬勃。
图:人行道断头路
图:风景区的秀丽风光
图:江宁区共享单车
图:诚信大道地铁站附近的商业区
图:诚信大道沿街的商业区
图: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五号线:九龙湖南
沿着苏源大道向南前进,能到达五号线九龙湖南站。这里是东南大学的西北角。
东南大学的九龙湖校区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闵行校区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二者均位于城市的南部郊区,并且很巧合地都紧邻地铁五号线,这一点为师生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紧邻苏源大道两侧的是几家大公司,占地最大的是长安马自达的公司及其技术研发中心。这也是对于东南大学区位优势的直接应用。
4.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
沿着吉印大道向东前行,我们走过了东南大学校区的北面。
市政建设:东南大学北面的道路建设情况不是很理想,有很长一段的道路都没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这对于学生出行或许是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一道确实是林荫道路,走在路上就感觉不到盛夏的阳光。校门口排着大量的共享单车,这也是学生进出频繁,人流量大的正常现象。
图:桥边远望东南大学
5.秣周东路
这里是三号线的终点站,位于东南大学的南方。
产业园区:由东南大学东侧一路向南走去,各种工业园,科创园,公司林立。
景区:东南大学南方是占地面积颇为不小的杏花村景区。
商业区 :地铁站附近就是砂之船奥莱大型商业综合体,非常繁华。
图:砂之船奥特莱斯外景,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总结:
地铁三号线穿行而过的东南大学九龙湖区域,是一个以东南大学为主体的大学城衍生区域。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占地三千七百亩,仅比上海交通大学的闵行校区少四分之一左右,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印象深刻。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有着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虽然我们没有进去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从东南大学同学的口中可以侧面印证,校区内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围绕着东南大学,这里集聚了大量的工业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及各类企业。这些企业和园区不仅受益于东南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技术转移能力,还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此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大学城的发展,周边也涌现出了众多的办公用地、住宅区和商业街区。这些区域不仅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生活配套服务,也成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中心。各种类型的住宅项目,从经济适用公寓到沿湖风景区的高端住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商业街区则汇集了餐饮、娱乐、购物等多种业态,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稍微远离大学城核心区域,则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江宁区市井风貌。这里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街头巷尾的小吃店、市场和老式住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地铁s9号线
南京地铁S9号线,亦称宁高线,是一条连接南京市最南部的江宁区、溧水区与高淳区的重要交通动脉。这条线路全长52公里,沿途仅设有6座车站,这使得它在南京地铁网络中显得格外独特,更像是城际铁路而非传统的城市地铁线。
图:s9号线的座位安排,两排相对的座椅与火车城际列车有些相像
石湫站
文教区:石湫站位于溧水区附近的一处大学城,这里是知识的摇篮,汇聚了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这两所高等学府。站台不远处便是石湫中心小学,学校的外墙略显斑驳,岁月的痕迹在墙面上留下了几分沧桑。
商业区和住宅区:紧挨着石湫站的是一个崭新的商业区——学府新天地。这里一改人们对于远郊的印象,现代化的建筑和繁华的商业氛围让人难以想象这是城市的边缘地带。作为服务周边两所大学师生的主要场所,学府新天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餐饮选择,还有各类休闲娱乐设施,为这片区域增添了无限活力。
住宅区同样位于附近,几栋新建的高层住宅楼矗立其间,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住户生活的痕迹,显示出这里的空置率并不高。这些现代建筑与周围的商业设施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
稍微远离地铁站几百米,便进入了一个更为传统的生活区域。这里的小平房沿着街道排列,错综复杂的电缆线交织在空中,构成了典型的小县城景象。虽然这些房屋看似有些陈旧,但它们却承载着当地居民世代相传的记忆与故事。
城市建设:
环绕着地铁站的是一片广阔的未开发土地,杂草丛生,仿佛被时间遗忘。这里并未见到任何建筑工地的迹象,暗示着虽然老旧的区域与现代化的小区近在咫尺,但是这片土地短期内或许不会有大规模的开发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带使用的共享单车采用了溧水区特有的青色涂装,与南京其他区域的单车颜色有所不同。这种细微的差异再次印证了“散装江苏”的说法,即便是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区域,在某些方面也能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貌。
图:学府新天地
图:石湫的夜市区
图:石湫站附近的临街平房
图:紧邻地铁站的空地
图:溧水区的共享单车,中午就已经被全部借走,看得出来使用的还是很频繁的。
图:石湫中心小学
明觉站
随着地铁驶出石湫站,石臼湖北面的地铁站映入眼帘,这里标志着进入了更为原始的农业区域。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意盎然,与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再也找不到高楼大厦的身影,商业区和住宅区似乎成了遥远的记忆。
地铁站本身静静地坐落在田野之中,显得格外宁静。站旁的公交站仅有一班公交车往返。调研当日而前往石臼湖的游客并不多,因此这里更像是一片尚未被外界发现的秘密之地。
尽管公共交通并不发达,但地铁站附近活跃着一群开着三轮车、老头乐的老大爷们,运营直达石臼湖景区的黑车路线。这些三轮车为那些希望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游客提供了便利。然而,这也暴露出了一些管理上的漏洞,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不受侵害。
图:明觉地铁站周边
图:明觉站周边的田地
图:底下的停车场停放着好些车辆,可能是郊区的居民乘坐着更为便利的地铁线路进入市区
团结圩站
这里是s9号线在石臼湖南岸的地铁站。
在这两站之间,S9号线穿行于石臼湖之上,宛如一条穿梭在碧波之上的银蛇,为乘客带来一次别样的景观之旅。列车疾驰而过,经过长达25公里的石臼湖特大桥,乘客可以通过车窗尽情欣赏石臼湖的壮丽景色。一望无际的水域,波光粼粼的湖面,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石臼湖南岸的地铁站周围显得格外宁静,放眼望去,水田密布,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区域。站内的展览向人们展示了团结圩站的历史和建设历程,让人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
远离都市的喧嚣,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而真实。在远处,几栋住宅依稀可见,它们静静地矗立在田野之中,与周遭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虽然地铁站周边显得有些荒凉,但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却是难得的体验。
图:石臼湖
图:石臼湖
图:团结圩站内部展览陈设
图:团结圩站s9号线介绍
总结:城市与乡村的交汇
S9号线从石湫站到团结圩站之间的旅程,呈现出了最为典型的城乡边缘景象。这一段线路不仅连接了现代城市与传统乡村,还将繁华与宁静紧密相连。在这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与老旧而充满历史感的街道建筑交错并存,与不远处的农业区和自然风景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溧水区和高淳区,这两个曾经独立的县级市,在南京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下,逐渐融入大都市的怀抱。随着行政区划调整,这两个地区被撤县设区,成为南京市的一部分。尽管有了地铁这一便捷交通工具,但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前往市区仍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的车程。
尽管如此,S9号线的开通为这一地区的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交通纽带,也给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这里的城乡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增强这一区域的城市向心力。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特别是在列车穿越石臼湖特大桥时,乘客可以饱览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种独特的体验,使得S9号线成为了南京及周边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铁十号线
南京地铁十号线,原先是作为地铁一号线的DLC而存在,即一号线的西延过江段。随着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需求的不断增长,这条线路在浦口区新增了多个站台,并最终与一号线原有的西延段连接起来,共同构成了如今的南京地铁十号线。
梦都大街
梦都大街站位于南京奥体区域。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于2005年为迎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而建成,也带动了周边城区的建设。2014年,随着南京举办青奥会,这片区域更是迎来了发展的又一次高峰时期。
住宅区:地铁站附近分布大片的住宅区,大多被冠以“奥体新城”的名字,这里建筑群大多为九层以上甚至更高的现代化高层建筑,彰显出现代都市的气息。
城市建设:道路两旁的绿化非常丰富,种植着茂盛的梧桐树,这样的景象在南京一般郊区的新建或翻新区域中并不常见。只有在靠近主城区、历史悠久且建设较早的地段,才能够看到这种源自民国时期的美学标志。这种绿化的布局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步行体验。
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在这一区域十分普遍,除了各种品牌的共享单车外,还可以看到属于南京市官方运营的橙色共享单车.
商业区:尽管靠近奥体中心,但这里并没有大型的购物中心或商业综合体,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街商铺,为周边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和商品。
文教区:地铁站的南部坐落着金陵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安静优雅的学习和阅读环境;而在地铁站的北面,则是中华中学的河西校区,为学生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年轻学子梦想起航的地方。
图:中华中学校区
图:金陵图书馆 图片来源:百度文库
图:附近道路和梧桐树
绿博园
绿博园站紧邻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也因此得名。这里是地铁十号线与规划中的地铁九号线的换乘车站。
由于九号线的施工,绿博园站的部分出入口目前处于封闭状态。周边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许多高层住宅楼正在拔地而起,这或许是在新地铁线路的推动下,这一区域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高潮。
图:绿博园附近的建设
江心洲站
江心洲站坐落于长江中央的一个沙洲之上。
共享单车:这个沙洲四面环水,或许是因为运输和管理上的不便,这里并不在共享单车的服务范围内。但是青桔单车在这里可用。
城市建设:从地铁站出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块空旷的土地,道路并不平整,也没有见到施工围栏,这表明短期内可能没有开发计划。稍远一些的地方则可以看到高层住宅和临街商铺,呈现出一派城市的景象。
文教区:地铁站附近还有金陵中学的江心洲校区,作为南京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的重点学校之一,这里充满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图:坑洼不平的路面
图:相对完善的小公园和健身器材
图:地铁站近处的荒地和远处的新建住宅
图:附近的新城建
临江·青奥体育公园
穿过长江,就进入了浦口区的地界,也就是南京人口中的“江北”。一江之隔,这里仿佛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宽阔的道路、崭新的高层建筑,地铁站出口处停满了非机动车,这一切都显示出了这里蓬勃发展的活力。
图:地铁站附近的道路建设和远处别具特色的高层住宅
浦口万象城
这里是浦口区的一处大型商业综合体。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商铺、造型独特的写字楼以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即便如此,许多地方仍在施工围栏之中,这预示着这里将继续向着更加现代化和繁华的方向发展。
图:浦口万象城
图:浦口万象城
总结
这次我们所探访的区域是在21世纪,尤其是在2014年青奥会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奥体新城和浦口新城。相较于燕子矶新城、红山新城等其他新兴区域,这里开发更早,其成果已经明显地展现出来。奥体新城和浦口新城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步伐,还体现了城市规划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这里的城市建设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个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具备现代化感觉的城市未来面貌和精神气质。
地铁s6号线
南京地铁S6号线(又称宁句线),是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也是南京地铁第一条开通的跨市域地铁线路。
百水桥
这里位于紫金山的东面。
住宅区和商业区:位于紫金山东侧的这片区域,其住宅区和临街商铺已有一定的历史。人行道旁偶尔可见几条水泥路延伸至更远的地方,连接着一些更为老旧的住宅区。
文教区:这里有着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麒麟中学。不过按照南京外国语学校同学的说法,这所学校与南京外国语学校本部及仙林分校的联系并不紧密,无法享受到太多的资源共享。这里还有这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和南京工业科技技工学校。
图:地铁站周边的街道
图:
麒麟门
向东行进,我们来到了麒麟门站。麒麟门是南京建设较早、较为著名的商圈之一,这里不仅拥有成熟的商业环境,还有着丰富的居住区。地铁站西方一公里处还有着一座基督教教堂
住宅区和商业区:这一带的住宅相比百水桥周边显得更新颖。早期建设的八九层住宅楼与近年新建的十几层高楼交错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沿着南北向的街道向南走,可以见到几处颇具特色的商业建筑,比如麟珑汇和麒麟商业步行街,这些地方成为了周边居民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图:麒麟门附近的非机动车停车场以及住宅
图:麒麟门附近的广场和较低的住宅
图:麒麟门南方的写字楼和商业建筑
东郊小镇
继续向东行进约两公里,沿着起伏的麒麟门大道,我们来到了东郊小镇。
这里呈现出城市住宅区的典型风貌。不高的住宅楼与充满生活气息的街边早点店、水果店交相辉映,构成了这里平凡的日常场景。
图:东郊小镇 冬奥社区
图:东郊小镇的立交桥下
图:临街商铺
古泉及南京猿人洞
从东郊小镇到古泉站的距离相对较远。这一区域进入了南京著名的汤山景区。这里不仅拥有园博园、汤山国家地质公园、汤山温泉等知名景点,还有着高低错落的住宅区和临街商铺组成的商业区,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
总结
s6号线沿线贯穿了较早发展起来的麒麟门商圈和汤山风景区。由于地处偏僻,这里人流量是远远比不上主城区的,因此供应不起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写字楼等景观。同时由于城建的后发效应,这里已经建好的住宅区、商业区等在短时间内是很少有大规模拆修的机会了,因此这里不会像新建的几个新城那样的现代感十足。但反过来说,这里有着十年前的建筑风格、市井风貌,未尝不是当地居民的一处理想的扎根之所。
地铁四号线
金马路站
交通枢纽:金马路站是四号线和二号线的换乘站。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地铁站的近前,还有一处铁路站:紫金山东站。然而,若是在铁路12306上搜索南京的火车站,只查得到南京站、南京南站、仙林站:这是因为紫金山东站自从2010年建成开始就一直没有启用。其距仙林站仅有不到十公里,因此就显得累赘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过度的基建和浪费。
商业区和住宅区:“绿地云都会”是围绕金马路地铁站而建的一个综合项目。出站即可看到一座大型商业建筑,紧邻着的是一个占地广阔的国际赛马场。该区域的住宅楼设计独特,虽楼层不高,但多被用作公寓、民宿及酒店。这一区域的发展可能得益于赛马场带来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一个集居住与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社区。
图:金马路附近的公寓住宅
图:金马路站附近的商业建筑
图:金马路赛马场
图:未使用的紫金山东站
图:金马路站
汇通路
这个地区目前尚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城市建设并未完全展开,因此共享单车等便捷服务尚未覆盖到这里。住宅区和商业区缺乏现代都市的气息,只见一些研究所和企业孤零零地坐落在道路两旁。由于缺乏沿街商铺,高楼与道路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让宽阔的道路更添了几分空旷与荒凉。
灵山
虽然从地图上看这两站相距不远,但实际步行需要绕过一座小山丘,沿途会经过一个略显陈旧的城中村。绕出城中村后,周边的建筑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县城风貌。令人费解的是,灵山地铁站竟然建在另一个小山丘的顶部,并且三个地铁出口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它们仅隔了一小片荒地,这种独特的建筑设计让人摸不着头脑。
总结
相较于其他繁华地段,地铁四号线沿线在某些区域显得较为冷清,特别是在金马路站之后的几站,人流量显著减少,这使得该线路的运营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这一现状可能部分归因于四号线在这段区域内被地铁二号线和S6号线夹在中间,形成了重叠的交通网络。然而,更重要的是,“紫东核心区”的规划未能如愿实现,这是导致这一区域发展缓慢的关键因素。
根据最初的规划,以灵山、汤山和紫金山环绕的地区本应成为一个集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南京副中心。然而,随着规划目标的落空,这一区域仍然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与当初设想的繁荣景象相去甚远。